首页 > 新闻 > 正文

浙江加快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提升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 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水平行动方案 (征求意见稿)

时间:2025-10-21 13:10

来源: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评论(

为深入贯彻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新起点,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生态省,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水平,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牵头起草了《加快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提升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 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水平行动方案》,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行动方案》共4章,包括工作目标、“硬件”和“软件”2方面重点任务、工作要求等。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到2030年,现代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建成,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智治能力走在全国前列。

重点任务重“硬件”方面,提出了全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全面深化水环境治理、加快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综合治理、加快工业固废危险废物治理管控、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生态环境数智监管能力建设等6项任务。“软件”方面,提出了健全生态环境治理法规标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激励政策、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完善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深化多方协同治理责任体系等5项任务。

全文如下:

加快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提升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

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水平行动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生态省的实施意见》,加快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提升,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水平,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八八战略”,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系统推进,以大气污染治理、城乡污水收集处理、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理、生态保护基础能力及数智监测监管网络建设为重点,补齐能力短板,提高治污效能,加快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水平,为更高水平生态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到2027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硬件”和“软件”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设区城市PM2.5浓度、地表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状况持续改善。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能力实现新提升。工业园区VOCs平均浓度下降4%以上,150家重点企业达到环保绩效A级,火电、钢铁、水泥、有色等重点行业清洁运输比例达到85%。

——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实现新提升。全省新增100万吨/日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新改建污水管网1000公里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不低于8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到户率达到90%以上。

——固体废物收集处理能力实现新提升。全面建立建筑垃圾市域产消平衡体系,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90%以上,危险废物填埋比控制在5%以内。

——生态保护基础能力实现新提升。实施山水工程治理面积35万亩以上,滨海湿地修复面积2400亩,修复河湖生态缓冲带40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0平方公里,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95%。

——数智监测监管能力实现新提升。形成由100辆走航监测、5000路高位瞭望、500架无人机、2万路视频监控集成的综合监测监控网络;大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预报准确率提高至90%以上,近岸海域水质实现全面自动感知溯源。

——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法规标准、政策激励、科技创新支撑更加有力,绿色低碳市场机制更加健全,多元协同治理机制更加完善。

到2030年,布局完整、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现代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建成,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智治能力走在全国前列,为基本建成更高水平生态省、继续在美丽中国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不低于8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到户率达到95%以上;工业园区VOCs平均浓度下降10%以上,400家企业达到环保绩效A级;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达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水体比例逐步提高,水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成率均达到70%。

二、加快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提升污染治理效能

加快大气、水、固废、生态、监测监管等各领域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强化全要素、全过程治理,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逐年向好。

(一)全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加强工业废气治理。全面更新提升VOCs低效失效治理设施,因地制宜建设活性炭集中再生、集中喷涂等“绿岛”设施。以使用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以及涉及有机化工生产的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为重点,强化VOCs综合整治,降低工业园区VOCs平均浓度。水泥、生活垃圾焚烧企业分别于2026年6月、2027年底前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实施60万千瓦以上发电机组超超低排放改造。开展重点行业环保绩效提级行动,加快培育一批绩效先进企业。

加强大气面源污染治理。完善建筑工地、市政工程、交通水利工程扬尘防控设施,推动电动化施工机械等规模化应用,开展施工工地基坑气试点,加强物料密闭储存和管道运输设施建设,全面落实扬尘防控措施,城市施工扬尘污染防控一类项目占比达70%及以上。加强工业、市政、畜禽养殖等重点领域治理设施迭代更新,推广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减少恶臭异味扰民。强化社会生活、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工业噪声管控和治理设备更新,加强噪声污染综合治理,到2027年,建设“宁静小区”1000个。

加强移动源污染治理。推进新车准入、在用车管理、老旧车淘汰柴油货车全流程“一件事”环保监管,各市在2028年底前全域实施国四排放标准柴油货车限行。推行重要清洁运输场景安装运输车辆门禁监管系统。港口机场、物流园区、工矿企业、施工工地新增或更新的作业车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优先采用新能源。推进内河货运船舶新能源化,湖州市率先实现全域船舶电动化。到2027年,新能源中重型货车保有量占比达到3%以上。到2030年,基本淘汰国四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和国二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老旧运输船舶1200艘以上,新能源中重型货车保有量占比达到8%以上。

编辑:陈伟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