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建环能用科技拧紧 “安全阀”

时间:2025-05-13 09:55

来源:中建环能

评论(

在传统安全管理中,人力监管成本高、风险防控难度大,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近年来,中建环能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兴安”战略号召,因地制宜努力探索科技手段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从总部到基层,从危险区域的智能预警到一线员工的沉浸式培训,科技的力量正在重塑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让我们一同去看看,中建环能如何用科技拧紧“安全阀”。

科技兴安:即通过科技创新手段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安全生产的智能化转型,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聚焦安全生产管理痛点,全面推进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安全生产场景的应用。

中建环能旗下西南公司、四通环境、江苏华大、装备公司、环能北庭等多家单位试点落地十余项科技兴安项目,通过智能化监控、自动化设备、沉浸式培训等创新手段,构建起"技防+人防"深度融合的全链条安全管理体系。

智能监控全覆盖

织密“安全防护网”

中建环能视频监控中心通过搭建“总部—分公司—厂站”三级联网平台,在运营站点、装备制造厂及建设项目现场部署全天候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多级组织同步监控。系统支持PC端、移动端实时查看与分屏管理,有效提升安全监管效率。西南公司针对危险区域打造的电子围栏系统,以360°高清监测、智能侦测报警、IP66高防护等级为核心,解决偏远项目监管难、取证难问题,并通过语音对讲功能实现远程预警联动,降低人力监管成本。

b7f6b4238aed9b5a620f784d3490f1cf.jpg

中建环能视频监控中心

eb221ee2a54103c0df4801084074b5f8.jpg

西南公司危险区域电子围栏

精准防控风险点

筑牢“安全防火墙”

四通环境在厂区安全管理中应用门禁人脸识别系统,杜绝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同步完善考勤与安保管理;针对厌氧池加盖区有害易燃气体泄漏风险,部署双重气体报警系统,通过“现场警示灯+手机短信”双通道报警,为人员疏散和应急处置争取黄金时间;危化品库房人脸识别双锁系统要求两名授权人员同步认证方可开启库房,以智能化手段强化危化品出入管控。西南公司应用的有限空间作业管控系统,采用蓝牙指纹双认证技术,记录开锁全流程数据,有效防止非授权人员误入高风险作业区。

08397ce6a2cb037d95272f0dfdd5e2d3.jpg

门禁人脸识别进入系统

6afd2e9f1757611f537d557b39e22099.jpg

厌氧池加盖区有害易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

1747101495814390.jpg

危化品库房人脸识别进入模式

1747101516500511.jpg

有限空间作业管控系统

技术细节革新提效能

拧紧“生产安全阀”

江苏华大应用电火花取断丝锥机,以非破坏性方式解决机械加工中工具断裂难题,避免传统酸腐蚀、火焰切割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降低工件损伤率;其谐波用电安全装置通过实时检测并限制异常电压电流,从源头杜绝触电事故,兼具节能与电力质量优化效果。装备公司针对产品核心部件的高风险工序,应用喷涂线箱体翻转工装,能够实现集装箱及其他平面大型工件的平稳翻转,有效消除高风险作业;引入自动焊接机器人减少人工操作,显著降低工伤风险。环能北庭在叉车/铲车加装安全边界灯,设备启动时自动投射红色警示光区,有效警示周边人员保持安全间距;在出料产线部署无触点接近开关,实时监测传动装置状态,异常情况即时发送停机指令。

image.png

喷涂线箱体翻转工装

image.png

电火花取断丝锥机

image.png

谐波用电安全装置

image.png

自动焊接机器人

image.png

无触点接近开关

image.png

安全边界灯

沉浸培训强意识

打造“安全练兵场”

装备公司承建的精益道场“体验式安全培训中心”,配置吊装实操、VR事故模拟、洞口坠落体验、触电体验等设施,通过沉浸式培训让员工“亲身感受”违规操作后果,推动安全知识技能入脑入心,该中心同时承担装备制造作业人员实操考核和兄弟单位人员安全培训功能。

image.png

培训功能区

image.png

工伤事故预防体验区

image.png

设备操作安全体验

image.png

焊接作业技能培训区

中建环能通过科技兴安项目的实施落地,不仅实现了安全生产监管由“人防”向“技防”的跨越升级,更在降低事故风险、提升管理效能、保障员工健康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未来,中建环能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与安全生产场景的融合。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