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让涓涓好水进万家,看上海艺迈如何助力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高品质供水体系

时间:2025-10-24 17:12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赵怡茗整理

评论(

02. 从源头到龙头:艺迈实业高品质供水全链条解决方案与实践

王伟表示艺迈始终秉持一个核心思路,即以硬件设备为感知层基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神经网络,构建起从水源地、水厂制水、管网输配到用户终端的全流程体系,通过统筹统建统管与运管控一体化模式,可最终实现水质与服务的双重优质。

在项目推进的顶层设计上,艺迈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建管统一"的原则。规划阶段不仅注重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相衔接,更长远考量人口增长、工业扩张带来的用水需求变化,避免水量供需失衡。同时,充分结合供水地区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运维诉求、自动化适配能力及运营成本限制等实际条件,确保方案落地性,实现建设与管理的无缝衔接。

113_4_1761297056.png?wx_fmt=png&from=appmsg

水源地作为供水全流程的起点,其智慧化管理直接决定供水效能与品质。受天气、温度等自然因素影响,水源水质易发生波动,对此艺迈将技术装备化、产品化,更实现软件产品硬件化,开发了涵盖5参数、9参数等不同配置的水源地水质监测设备。这些设备能实时捕捉水质变化,并与水厂的自动加药模型、反冲洗模型及管网调度优化模型深度关联,形成闭环管控,配合水源地"划并立"工作与预警机制,筑牢供水安全第一道防线。对于水质超标、水量超采的水源,艺迈优先利用大中型水库及水资源配置工程推进置换;对规模化供水难度大的区域,则通过水源联网、工程并网等方式保障供水稳定。

113_5_1761297056.png?wx_fmt=png&from=appmsg

进入水厂环节,王伟指出针对存量水厂提质增效与新建水厂快速建造的不同需求,开发了成套系列化产品。智能模块化水厂覆盖从

3吨/天到5万吨/天的不同规模体量需求,融合常规加药与处理工艺,其中膜处理工艺包含帘式膜、板式膜、管式膜等多种类型,可根据水源水质特性灵活适配。在产品开发中,将水厂系统按"纵向分级、横向分站"架构拆解,纵向分为现场设备级、分散控制级、集中管理级,横向则细化为水线、药线、泥线和智慧线,药线涵盖次氯酸钠、粉碳、高锰酸钾等各类药剂投加系统及全流程加氯系统,同时配套完整的深度处理系统。

113_6_1761297056.png?wx_fmt=png&from=appmsg

所有产品均采用集成设计、模块生产,可自由组合拼装,现场无需复杂焊接,既能实现短周期、高质量交付,又能适配近远期用水需求,比如远期规划5万吨/天的项目,近期可先建设2.5万吨/天规模,后期逐步扩容。目前,这类模块化水厂已在华东、华北、华南多个地区落地应用,为城乡一体化安全稳定供水提供了坚实支撑。

输配水环节的节能与稳定是艺迈重点突破的方向。众所周知,泵的动力消耗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0%左右,供水行业中泵类设备能耗占水厂总能耗的80%。泵的综合能效取决于电动机与泵体能效的乘积,为此我们在传统三相异步电机基础上,研发出去稀土的永磁电机,分为单台与组合式多种规格。该电机与AI供水智能预测曲线深度耦合,可实现按需供水与按效供水,搭配数字控制全变频给水设备及高度集成的智能物联系统,在同等工况下较传统二次供水设备节能15%以上,有效高效的保障了输配水过程中水量足、水压稳、水质优的核心要求。

113_7_1761297056.png?wx_fmt=png&from=appmsg

在用户入户端,我们坚持需求导向的产品配置策略。考虑到部分场景下全水厂深度处理系统投入产出比不佳,艺迈将高品质供水实现节点下沉至二次供水或入户环节,提供超滤、纳滤、反渗透等不同精度的处理系统,根据水源水质特性与用户对水质的具体需求,进行精准的产品批次和类型适配,灵活满足多样化的高品质饮水需求。

113_8_1761297056.png?wx_fmt=png&from=appmsg

贯穿全流程的核心支撑是数字孪生技术驱动的"业务数字化、数字业务化"体系。在"业务数字化"层面,王伟说将智慧集成管控平台构建了"调度一张图",实现水源、水厂、管网等关键环节的水量、水质、水压、设备运行状态等参数在线监控,搭建起供水风险识别与管控系统,已在城乡标准化数字水厂项目中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优化了运营成本。

113_9_1761297056.png?wx_fmt=png&from=appmsg

在"数字业务化"层面,完成了从物理单元到业务应用的全链条数字化映射:先构建涵盖厂区全貌、车间、产线、设备的三维模型,支持现场扫描建模、存量模型导入与轻量化渲染;再实现与IoT数据的深度关联,将管理数据、工艺数据、设备状态、工单调度等信息实时接入;最终通过中控室大屏与移动端MR应用两大终端落地,大屏端支持综合管理、无人巡检、数字沙盘、裸眼3D等功能,移动端则可实现设备点检、维修培训、远程协助等MR应用。

这一数字孪生系统在实际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支持第一人称视角漫游、预设路线巡游与随机漫游,便于实时查看设备状态与报警信息;可总览展示多维度生产、能耗、运营数据,实现人员实时定位与历史轨迹追溯,提升安全管控能力;接入全量视频监控与安防门禁系统,实现身临其境的实时监控与远程控制;能动态模拟加药、原水处理、污泥处理等全工艺流程,还可模拟日夜间不同天气状况。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