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四川首例!成都环境集团排水公司污水处理节能改造“变”出碳资产,年减碳6000吨

时间:2025-09-26 16:58

来源:成都环境集团

评论(

将污水处理厂的高能耗环节转化为节能降碳新阵地,成都出现创新案例。

8月1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强调“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

在此背景下,成都环境集团排水公司开展的系统性减污降碳项目,近日经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核准,获得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6051吨,成为四川省内首个污水处理节能改造衍生碳资产开发案例。

高能耗工艺,如何实现低碳转型?

成都市第十净水厂(中和净水厂)二期设计处理规模30万吨/日,采用AAO+MBR膜处理工艺,主要出水水质指标均值已达到地表Ⅲ类标准。

该工艺虽具备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污泥产量低等优点,但能耗比传统工艺高出40%-50%。

image.png

为破解高能耗难题,排水公司对十厂二期开展系统性诊断与优化,通过三项关键技术改造,成功使吨水处理电耗下降21%,年减碳约6000吨,相当于2.7万棵油松树生长30年的固碳效果。

三项技术齐发力,污水处理走向“智慧节能”

2023年起,十厂二期从曝气系统、污泥浓度控制等关键环节切入,推进“MBR膜处理工艺标杆厂”建设。

一是装上“智能大脑”,实施精准曝气。‌通过新增监测设备,将监测单元从生产线细化至每个生化池,并借助‌AI算法实时自动调节鼓风机运行状态,减少人工干预。

二是开展“血管疏通”,恢复曝气器效率。依托全自动酸洗系统,周期性清除堵塞物,使氧转移效率明显提升,鼓风机能耗下降最高达25%。

三是推行“低碳瘦身”,调控污泥浓度。通过将活性污泥浓度降低30%以上,构建“低污泥浓度—低能耗—低碳排放”协同运行模式,并优化生化与膜系统回流控制,实现年节电超百万度。

碳减排量,助力城市大型活动“碳中和”

这些由污水处理节能改造所产生的碳减排量,不仅是企业绿色转型的成果,更可转化为支持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资产。

为发挥国企示范作用,排水公司代表成都环境集团将本项目产生的6000吨碳减排量捐赠给成都世运会执委会,用于抵消赛事筹备和举办过程中的碳排放,助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世界运动会。

image.png

开辟行业新路,碳资产开发可持续5年

据测算,该节能改造项目所产生的碳资产可持续开发5年,预计总量达3万吨,为全省污水处理行业探索出一条“技术革新—碳汇变现”的可行路径。

十厂厂长表示,十厂将持续探索更低能耗的运行模式,目前正推进全流程自动控制系统建设,并计划于年底建成水源热泵、光伏等水、光、空间资源能源化项目,以“绿色接力”的方式,将碳减排成果转化为“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的环境力量。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