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山公用火炬系统治污 持续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

时间:2025-10-24 10:02

来源:中山公用

评论(

水环境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是关乎民生福祉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课题。今年以来,在火炬高新区党政领导的科学统筹与区住建局、政社局等职能部门的协同发力下,公用集团下属公用火炬勇挑重担、攻坚克难,以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在中山港街道“厂网一体化”改革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交出了一份水环境质量“跨越式”提升的高质量答卷。

01 以“源头治理”破解“黑臭”顽疾

水环境污染,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公用火炬坚持“源头清污”的新路径,实施精准施策、靶向治疗。今年4月以来, 公用火炬累计对32条重点河涌开展“拉网式”排查,运用荧光示踪、QV管道检测潜望镜及CCTV管道检测机器人等现代化手段,精准定位问题点位,如岸墙渗漏、截流井缺陷、管网雨污混接等问题。同步建立问题台账,实行“发现一处、销号一处”的闭环管理,已整治96处影响河涌水质的问题。

113_3_1761271088.jpeg?wx_fmt=jpeg&from=appmsg

针对部分河涌水动力不足、自净能力弱的“病灶”,公用火炬创新构建了区域性的活水循环调度体系,通过对珍家山水循环系统的有序调度,精准完成中山港街道西片区濠头涌、濠头新涌、八公里河、白庙涌、沙边涌、三涌、下顷九涌等重要河涌的生态补水任务。通过系统性的水量调度,进一步增强河涌水动力,有效改善了河涌水质,从源头上巩固和扩大水质改善成果。相关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山港街道劣Ⅴ类河涌数量从19条降至15条,第三季度劣Ⅴ类河涌锐减至5条。

113_4_1761271088.jpeg?wx_fmt=jpeg&from=appmsg


02 以“管网革命”畅通城市“血脉”

管网是城市水循环的“血脉”,其健康状况直接决定了治水成效。公用火炬直面管网“高水位运行”这一顽疾,启动管网清检修、外水入侵排查与整治、“厂网站河”联调联控等多项专项提质增效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公用火炬已完成中山港街道421.18km的管网普查,并采用“高压冲洗+吸污车+机器人”组合工艺,清淤检测管网120.48km,有效降低管网液位,极大提高管道过流能力。今年1-9月,中山港街道洋关污水厂BOD平均浓度同比增长16.5%,污水收集率由57%提升至64%,实现了污水系统双效能提升。

113_5_1761271088.jpeg?wx_fmt=jpeg&from=appmsg

同时,针对中山港街道170座易发生河水倒灌问题的截流井(标高1.2米以下),全面开展限流改造专项工作,有效降低河涌高液位时外水入侵量,雨后污水系统的水质及水位恢复正常的时间缩短了50%以上。

03 以“主动防御”兜牢防汛安全

防汛减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入汛以来,公用火炬全面推动落实防汛应急响应机制,大力开展积水点整治和排水设施智能化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3座截污闸、86座电动闸智能化改造工作,实现闸门远程实时监控,累计出动防汛人员5255人次,参与40次防汛抢险工作,成功抵御台风“蝴蝶”“桦加沙”“韦帕”等多轮极端台风天气,同时多举并措治理积水点20余处,目前辖区内未发生一起重大内涝舆情事件,群众安全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公用火炬以六个月的“超常规”攻坚,用数据说话、用实绩交卷,探索出“源头治理—系统修复—智慧管控”的“火炬样板”。下一步,公用火炬将持续推动水环境治理从“治标”走向“治本”、从“达标”迈向“典范”,为中山打赢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创建美丽幸福河湖贡献力量。

image.png


image.png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