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首届珠海市水务科技创新大会顺利举行。此次大会紧扣国家“十四五”水务科技创新规划与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战略部署,以推动水务科技创新、提升民生服务水平为目标,通过签约合作、平台揭牌、应用场景发布等一系列行动,为珠海市民的用水安全、生活便利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广东省水利厅、广东省水文局及珠海市各市直部门等省市单位代表参会。大会由珠海市水务局指导,珠海水控集团联合广东省污水信息解析与预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滨海地区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珠海市水利学会、珠海市水务协会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珠海市水务局局长许蓓蕾作开幕致辞。
签约合作:
筑牢用水保障 让市民用水更安心
大会现场,珠海水控集团与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天津海淡所)、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碧水源)成功签订合作协议。
从水源拓展、水质优化、成本控制多维度发力,为市民用水保驾护航。其中,与天津海淡所将通过推动海水淡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利用,围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工业用水处理及环境治理三大领域结成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推动海水淡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利用的同时,重点支撑珠海市海洋经济创新链、产业链建设,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珠海水控集团总工程师赵凯在采访中表示,这一合作对市民的长远利好显著:从长远看,将带动海水淡化上下游产业发展,催生设备制造、技术服务等岗位,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优化滨海水务配套与生态旅游环境,进一步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从用水保障来看,合作将增强珠海水资源储备与供给能力,减少枯水期、咸潮“断供”风险,从根本上破解单一水源困局,确保珠澳居民饮水安全无忧,同时保护河湖生态,生活环境更宜居。
与北京碧水源则聚焦海水淡化装备国产化、海水产业、高品质饮用水、污水资源化、工业水处理五大领域建立长期科技创新合作。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先突破海水淡化国产化技术、优化高品质饮用水工艺;在此基础上,既通过技术升级降低生产成本,又以“污水变清水”模式推动资源循环,减少优质水消耗;最终实现民生效益,让市民喝上“直饮级”好水、用上“经济水”。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