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将是我国绿色发展实现战略性跃升的关键阶段,生态环境质量将实现根本性改善,我国也将构建起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相关政策力度和制度创新有望达到新高度。2026年作为“十五五”的开局之年,生态环保产业将进入“瘦身、转型、增效”的革故鼎新关键阶段。
慕尼黑博览集团于1966年创立IFAT环保展,“中国环博会IE expo China”作为该全球品牌展旗下在中国举办的环保产业盛会,深耕中国环保产业26年,已发展成为仅次于母展IFAT展的全球第二大环保展,第27届中国环博会将于2026年4月13-1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再度举办。
本届展会将围绕“链接全球机遇,探索新兴动能”的主题,进一步优化展示内容,全面呈现环保全产业链各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及转型升级的成果及趋势,力邀全球环保企业与海内外减污降碳需求单位,共同拥抱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出海热潮、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机遇。
两大产业峰会——2026中国环境技术大会、2026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也将同期举办,30余场行业论坛活动将汇聚全球环保产业的领军企业、专家学者和政府代表,聚焦智能化、资源化、高效化、低碳化等议题,深度挖掘“十五五”政策趋势、技术创新及应用案例,谋篇布局新一轮产业风暴。
展会时间:2026年4月13-15日 展会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官方网址:www.ie-expo.cn 展览面积:200,000㎡(预计)
展商数量:2,400家(预计) 专业观众:100,000人(预计)
国家地区展团:15+(预计) 同期活动:30+(预计)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 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SES)
· 德国慕尼黑博览集团(Messe München) ·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 (CECC)
协办单位:
·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管道检测与修复专业委员会 · 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 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 · 上海市环境保护工业行业协会
· 上海市工商联环境保护商会
全景展示降碳减污的无限可能
Ø 展品范围
1、水和污水处理:机械物理处理工艺;化学物理处理工艺;生化处理工艺;膜法处理;污泥和残渣的处理;污泥和残渣的利用;沼气回收及再利用;成套装置;热量回收/发电和节能;
2、给水和排污系统:管道和管道配件;竖井和特殊结构;排水口;配件;密封装置;防腐蚀装置;维护和清洗;饮用水槽-建造与修复;
3、水资源管理中的机械工程和设备工程:泵和提升系统;过程测量和控制技术;机械装置和控制技术;电气装置;传输工程;其他装置和配件;
4、水利工程:水体保护、开发和维护;防洪与海岸防护;灌溉和排水技术;
5、垃圾管理和回收:垃圾收集和转运;运输车及其车厢结构;垃圾处理和回收;生物处理和堆肥;垃圾填埋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与装备,废料的处理与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劳动安全防护;
6、废弃物能源化及资源化:沼气装置与利用;垃圾焚烧;填埋气体的利用;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利用;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与发电;
7、街道清洁与维护:城市道路清扫车;高速公路清扫车;洒水车等;
8、场地与土壤修复:登记、评估和监测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土壤的处理;土壤改良;污染地下水处理
9、大气污染治理,烟气净化和通风:除尘;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脱硫、脱硝;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超低排放技术;除臭技术;
10、环境服务:供水和污水处理服务;废弃物回收和处置服务;再生料供应商;区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第三方污染治理;咨询和工程服务;管理和组织咨询;专业平台与产业园区;信息技术;
11、环境监测与检测:在线检测与控制;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系统;大数据与生态环境信息化;实验室仪器设备等;
12、教育、科研和技术转让:职业培训与继续培训;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机构;媒体;
13、碳中和与节能降碳:
汇聚全球优质买家 开拓海量商机潜力
2025年中国环博会吸引了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90,571名专业观众参观洽谈,进行了一场全球环保客商的紧密交流对话,展现了环保行业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助力环保行业发展的新未来。
市政单位:政府部门,设计院所,市政工程建设,市政设施运营,供排水公司,自来水,污水厂,垃圾焚烧、填埋、处理厂,环境监测站,其他市政单位;
工业/制造业:环保装备制造,环保材料制造,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新能源,再生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开采及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钢铁冶金,金属加工/矿产(金属及非金属),电子,电气,塑料橡胶制品,化学纤维,建材制造,建筑业,纺织,皮革,印染,电镀,造纸,印刷,食品饮料制造,生物制药,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其他制造业;
农业单位:畜牧业,种植业,农副产品加工,渔业,林业;
服务业观众:经销、代理,进出口贸易,餐饮,酒店,医院,物业,园艺景观,房地产,软件信息,金融咨询,其他服务业;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