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环保行业怪象:中标即“弃标”,为何宁得罪甲方也不干了?

时间:2025-09-18 17:28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易简乾

评论(

前文提到的瑞金项目中,中标方广东济通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宏宇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的中标价为14022400元,仅为预算的61%,远低于预算。行业也普遍猜测,是否是因低价中标后,无力履约,才导致中标方弃标。

当然,内部因素还涉及到,公司战略转型,退出某些细分领域,联合体内部分歧等原因,在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外部因素:甲方支付困难,环保企业“被动”弃标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 环保行业越发内卷。环保企业也陷入“干吧,现金流紧张。不干吧,项目稀少机会珍贵 ”的两难抉择。

圣元环保就属于此例,在它的弃标函中就明确提到了:“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公司运营的其他项目所在地甲(cai)方(zheng)支付能力出现问题,导致无法及时支付运营款项,进而引发经营困境。这直接影响了公司履行本项目履约保证金及垫付项目初期的过渡运营费用的能力。目前,公司已面临部分人员流失的困境,这使得项目无法按要求及时配齐作业人员。经过综合考虑,公司决定放弃该项目中标资格。”

由此可见,不仅是当事项目的支付能力能影响环保企业,其它项目的支付能力也在严重制约环保企业在新项目的施展。

综合以上的弃标案例,环保企业的弃标行为并非单纯“反直觉”,而是在经济压力、内部经营困境、项目风险及政策不确定性综合作用下的理性选择。尽管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和声誉损失,但相比强行履约导致的更大亏损,弃标成为“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决策。

在此情况下,环保企业需理性投标,避免恶性低价竞争。而甲方应优化评标机制,如提高技术分权重、设置成本底线等。在宏观政策层面需加强信用监管,但同时也要改善项目条件,如明确支付保障、合理分配风险等。


12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