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2025(第十届)供水高峰论坛为什么选择南宁?

时间:2025-07-28 09:03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王馨

评论(

  在各类天气APP的全国空气质量排行里,南宁的空气质量指数总是位居前列,南宁的大范围绿化如同城市绿肺,让市民“推窗见绿、呼吸优氧”。2007年,南宁斩获全球人居最高奖——“联合国人居奖”,符合世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南宁发展高一层次的认可。这不仅得益于南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得益于多年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努力。

  几十年如一日耕耘绿化的南宁,能够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绝非浪得虚名

1753664873238406.png

图源:小红书迪大人

  南宁不仅有邕江穿城而过,还有18条内河及众多湖泊,水资源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得天独厚,异常丰沛的降水量,滋养了“中国绿城”的生态基底。但由于城市扩张发展及地形气候条件等原因,南宁也曾饱受内涝和污染的困扰。

  2015年开始,南宁市总结内河治理“症结”所在之后,运用PPP模式进行内河治理。南宁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项目成为当时全国首个开工建设的水流域治理PPP项目,也是全国首个实行“按效付费”的内河流域治理项目。在模式创新的引导下,项目引入专业力量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治理,实现了建管并行,从根本杜绝了治理效果的反复。

  经过两年的河道治理、两岸截污、污水处理、水生态修复、景观建设等统筹推进, 那考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成为市民休闲游览的好去处。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宁那考河时曾用“流连忘返”来表达深切感受,成为南宁黑臭水体治理“代表作”之一,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南宁经验”。

  在创新模式和理念的带动下,南宁市先后在沙江河、心圩江、水塘江、朝阳溪等内河治理中复制升级了“那考河模式”,几年攻坚,南宁市建成区内河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处处呈现“污水地下走,清水河中流,漫道林中过,两岸绿成荫”的南宁风貌。

  如今的南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统筹共治还在推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南宁“绿城”城市名片实至名归。这块风景怡人的绿色宝地,用生态友好为八方友人抛出橄榄枝,成为南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原动力。

  04 一座城的幸福感,一家企业的进阶突破

  南宁水系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南宁建宁水务集团(下称:建宁水务集团)功不可没。作为南宁市黑臭水体治理的主力军,集团承担了超过120项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总投资超过170亿元,负责新扩建污水处理厂9个,开展内河综合流域治理8条,整治河道总长约105公里。

  “责任担当、传承创新、奉献包容” 是建宁水务集团核心价值观,与南宁城市精神“能帮就帮,敢做善成”在精神内核和实践路径上一脉相承,并在业务拓展及企业改制中不断实践和发扬。

  在互联网上,很多人提到南宁的安逸生活时,用“拧开水龙头就能泡茶”来举例。南宁水资源充沛,作为城市供水命脉的邕江,其老口、三津水厂两大水源地水质卓越,南宁自来水水质总硬度远低于国家限值,烧水结垢少、口感清爽。优异的用水品质,不仅得益于南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得益于建宁水务集团多年来的经营和努力。

  1934年,南宁应该第一座自来水厂——凌铁水厂建成,在1937年实现供水,虽则未能实现家家户户都设有水喉,但自来水厂在各街道设置了消防龙头,零售水站,让南宁百姓肩挑手提的取水困境得到一定缓解。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战乱和时局动荡,南宁城市供水设施几遭破坏,发展缓慢。

  南宁的供水事业在建国初期得到真正发展。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财政困难,但政府极力解决和改善人民生活,自来水厂建设成为了南宁市政府重点项目之一。继凌铁水厂之后,西郊水厂、河南水厂、中尧水厂相继投产,支撑了城市扩张与民生需求,实现了大部分南宁人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的夙愿。在此期间,南宁市自来水厂更名为“南宁市自来水公司”(南宁建宁水务集团前身),向规模化、系统化运营迈进。

  进入九十年代后,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又掀起了新一轮热潮,水厂扩建扩容的步伐不断加快,南宁市自来水公司先后完成河南水厂,中尧水厂扩建,陈村水厂一期水厂、邕宁水厂相继投产,十年间,南宁市新增供水能力32万㎡/日,自来水开始全面入户,为南宁市经济高速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进入到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纵深推进与综合国力持续跃升,市场化变革浪潮中,南宁市自来水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2004年,原南宁市自来水公司与南宁市排水公司合并,组建成南宁建宁水务集团,成为市国资委直管的国有独资企业,经营范围从单一供水扩展至供水、污水处理、排水设施建设及水务产业链延伸,为城市“供排一体”的大水务格局奠定基础。

  2006年,建宁水务投资集团与上海神亚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绿城水务”),同年,绿城水务获得南宁市城区(含中国-东盟经济园区)范围内的供水、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期限30年。2015年,绿城水务在A股上市,成为广西首家上市公用事业企业。

  以上市为契机,南宁供水事业实现突破式发展。2018年启动的邕江上游引水工程,突破单一邕江水源传统,构建“两江并举、互为备用”的双水源体系,实现全域水源灵活调度。依托主城区6大水厂,通过管网扩建与加压站建设,向武鸣、宾阳、横州等县区延伸覆盖,形成城乡供水一体化网络,自来水普及率大大提升,为城市发展与民生用水筑牢安全基底。

  建宁水务集团以从单一的供水,发展成为目前国内为数不多同时拥有供水、污水处理、排水设施运营和垃圾处理四大主业的大型综合水务环保集团。截至2023年底,资产总额达507亿元,净资产154亿元,连续多年稳居“广西百强企业”行列。

  目前,南宁的供水事业正在奋力推进,为了让更多贫困山区的农民群众喝上安全、放心的优质水,南宁市正在全力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水量、水质、用水方便度不断提升;智慧化建设以“全域感知、智能调控、服务下沉”为核心,重塑城市水脉运行逻辑,推动南宁供水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9月25日,与供水老友相约广西南宁,紧扣供水行业“布局、重塑、跃升”三大战略坐标,共同探讨行业的当下和未来。


12

编辑:赵利伟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