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李春临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适度超前、不能过度超前的原则,持续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早在2022年,中央财经委员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两大重磅会议相继召开,连续强调和要求“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明确要“适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
那么,政府超前规划要如何适度超前?哪些项目能超前?哪些不能超前?2022年,《中国环境报》曾就“超前规划”等话题,采访多位专家,他们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针对可以适度超前的项目有哪些?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EOD创新中心主任赵云皓表示,应因地制宜精准补齐短板弱项。如针对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建制镇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等重点地区,着重强调加快建设完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针对大中型城市,适度超前推进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要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全覆盖。
针对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300吨地区,加快建设焚烧处理设施。针对不具备建设规模化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条件的地区,鼓励通过跨区域共建共享方式建设焚烧处理设施。针对新兴产业固体废物,对退役光伏组件和风电机组叶片等相关废弃物的处置和利用进行前瞻性部署。
针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推进部署国家和6个区域性危险废物风险防控技术中心、20个区域性特殊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针对强化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推进地级及以上城市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健全县域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并推动现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提质升级。
不能超前规划的项目有哪些?
2022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社会学研究室主任阳平坚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有些项目是不适合超前布局的。比如有的地方未来人口总量会下降,那么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规模就不能超前扩大了,要对适度超前的规模进行科学预判。再者,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不像过去那么快,产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过度依赖经济高速增长或传统“两高”行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要谨慎。
适度超前规划要注意哪些问题?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建红也在接受采访时谈到,“适度超前”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要考虑区域当前发展水平、实际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需求和财政承受能力,循序渐进地开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所选取的技术可行,项目经济合理,能控制好杠杆率和合适的负债率,不新增地方债务风险,确保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的可持续性;二是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在项目的具体规划建设实施上,淡化政府“运动员”的角色,强化政府“裁判员”的角色。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