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控水务开放式创新体系
所以科技就是力量,北水科技就是这样一台“工作母机”,驱动着整个产业的转型与变革,也是北控水务内部的合作关系与分配逻辑。这种情况下,北控水务在内部构建了生态化的小宇宙“开放式创新体系”,“铁三角”模式对公司的发展变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该体系已经形成了水厂大区区域业务群,与转型资源实现了有机联动。当然,生态化不仅仅局限于内部,更多的是要向外部延伸。有人说,北控水务进行科技转型,是不是要跟中小技术公司抢市场,让他们无法生存。2023年,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就曾针对这一话题与于立国展开过一次对话,探讨“A方阵企业如何既能以技术为突围之术,又能与CD方阵生态共生”。
于立国在论坛现场再次谈起这个话题,他表示,水务行业的转型,可能相比其他行业还要更加艰难,不是靠一两个人单打独斗就能成功的,而是需要众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才有可能。北控水务的科技转型,并不是想要吃掉其他公司的市场,就像DeepSeek依靠开源构建了一个更大需求的AI市场一样,北控水务想要带动整个行业进行科技转型,使这个市场由不太成熟走向成熟,把“蛋糕”做大,从而构建一个更大的市场需求,让整个行业在这个过程中共同受益。
04如何平衡重轻资产转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在论坛现场,E20环境商学院院长王立章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与于立国进行了互动。王院长提到,北控水务从2017年开始转型到现在,转眼间已逾七年,这是否也面临着所谓的“七年之痒”?如何平衡重资产与轻资产创新转型之间的关系?
于立国认为,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对于重资产公司而言,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面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困境。首先必须强调,我们不可能完全脱离重资产,因为现有的资源是我们寻找未来解决方案的基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止步不前。
其次重资产或大公司的转型为何异常艰难。其中,思维惯性是一个重要原因。过去的成功经验往往会成为转型的绊脚石,因为那些经验可能并不适用于新业务领域。成功有时也是失败之母,就是这个道理。新业务对人才队伍、企业文化、流程机制等方面的要求,往往与老业务截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对于如何在重资产的老业务与新业务转型之间找到平衡点,于立国认为关键就在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我们既要充分利用老业务的成功经验,为新业务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又要确保新业务能够健康成长,不受老业务思维的束缚。他坦言,这确实是一个挑战,也是包括我在内许多大公司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也将继续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北控水务的发展之路。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